| 廣告聯系 | 簡體版 | 手機版 | 微信 | 微博 | 搜索:
歡迎您 游客 | 登錄 | 免費注冊 | 忘記了密碼 |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

首頁

溫哥華資訊

溫哥華地產

溫哥華教育

溫哥華財稅

新移民/招聘

黃頁/二手

旅游

2億詐騙案一年後,AI換臉犯罪更瘋狂了

QR Code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某社交平台上“AI換臉服務”帖子下,回復清一色:“視頻,照片,隨便換”。某二手平台上,用戶僅需提供5秒視頻和清晰五官照片,支付9.9元即可獲得定制化換臉視頻,2.9元的低價安裝包也讓粗糙的換臉工具觸手可及。


定制換一張臉成本有多高?答案是——只需要一杯奶茶錢。在各大平台上,換臉服務比比皆是,只需要9塊9,就能迅速獲得一個真假難辨的換臉內容。

隨著AI技術的迅速演進,有關DeepFake(深度偽造)的討論也愈演愈烈。


相關受害人,從全球知名藝人泰勒·斯威夫特、跨國公司高管、韓國未成年人,再到今年春節因AI配音刷屏的雷軍。2024年國慶期間,未經授權的雷軍AI語音包和換臉視頻在網絡上瘋傳,網友調侃:“十一放了七天假,八天被雷軍罵醒。”

不久之前,“雷軍稱AI換臉擬聲成違法重災區”話題也登上微博熱搜第二,相關討論量達到了1.4萬,足以見得DeepFake正成為困擾多數網友的一把利刃。

正如雷軍所言:“剛開始我覺得是網友喜聞樂見,拿我開涮我也能接受,但內容比較低劣,多到不得了的時候,就防不勝防,而且網友們也在投訴”。

深度偽造帶來的各類風險,該被重視起來了。

震驚一時的香港最大AI詐騙案

震驚一時的中國香港跨國公司詐騙案,曾經描述過如此戲謔的一幕。

跨國工程公司Arup香港分公司的一位員工,有一天突然收到了一封會議郵件,邀請他參加一場由總部高管發起的重要會議。

起初他有些懷疑,但隨著他進入會議,看到了一張張熟悉的高管面孔,警惕性也逐漸放了下去。包括該公司CFO在內的多位高管不僅入會了,還都開著視頻和麥克風,在發言中他們談論到了一起秘密收購案件,討論過後這些高管還給中層布置了任務。


這位員工在會議中未進行任何發言,但對此次會議的真實性已全然接受,散會後,郵件和即時通訊消息就來了。其中的一位領導要求這名員工將2億港元(約合1.8億元人民幣)分別轉入5個賬戶中。

這名員工就這麼照做了,5天後,在與真正總部的溝通中,他發現,自己被騙了。

更為震驚的是,在這場神秘的會議中,這名員工其實是唯一的一名真人,其余所謂的高管,均由犯罪分子根據高管們在公開平台的視頻信息通過技術生成,是一個個虛擬數字人,卻做到了真假難辨的地步。


這件事發生在一年前。一年時間,對AI行業而言,意味著技術的飛躍已是指數級攀升。

由此引發的犯罪頻率也越來越高。



2025年1月,銀川某建材公司經理張先生接到“領導”視頻電話,要求緊急轉賬。因AI換臉技術高度逼真,他分兩次轉出20萬元。《法制日報》日前報道,天津李先生被AI合成的“領導”視頻誘導轉賬95萬元,警方與銀行聯動凍結83萬元。山西某犯罪分子甚至利用AI換臉通過人臉識別注冊虛假公司,虛開增值稅發票42余萬元。

一面是不斷高發的詐騙案例,一面是消費者淺薄的防范意識。

“有沒有高手會AI換臉呀?”

鳳凰網科技在檢索各大平台信息中發現,仍有不少人對換臉技術缺乏風險意識。某社交平台上“AI換臉服務”帖子下,回復清一色:“視頻,照片,隨便換”。某二手平台上,用戶僅需提供5秒視頻和清晰五官照片,支付9.9元即可獲得定制化換臉視頻,2.9元的低價安裝包也讓粗糙的換臉工具觸手可及,而DeepFaceLab等專業開源軟件搭配全網傳播的教程,更使得技術濫用呈現全民化趨勢。這種技術平權背後,暴露出法律監管與犯罪手段之間的嚴重失衡。
不錯的新聞,我要點贊    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,我來說幾句
上一頁12下一頁
注:
  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,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!
  • 在此頁閱讀全文
    猜您喜歡:
    您可能也喜歡:
    我來說兩句:
    評論:
    安全校驗碼:
  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Terms & Conditions    Privacy Policy    Political ADs    Activities Agreement    Contact Us    Sitemap    

  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

    頁面生成: 0.0304 秒 and 6 DB Queries in 0.0015 秒